Skip to content

《资本主义个人反抗指南》阅读笔记

发表于:2020-10-21 18:32:23阅读量:

消费主义社会下,如何正确处理人和钱的关系。

背景

中国市场经济的历史

我国过去几十年是逐渐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

计划经济时代,商品被统筹制造,除了生产力本身有限外,各类资源几乎永远是不足的,所以那时的环境是鼓励大家少消费,提倡勤俭节约。

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的时候,丰富的商品充斥了每一个角落。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和消费,随着近年来各国趋向于走向反全球化,以及新冠等黑天鹅事件出现,经济的发展逐渐从政府投资和外贸转向了消费已经是必然事件。

这导致曾经被认为奢侈浪费的消费行为,反而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以上是背景。

刺激经济的政策

量化宽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几乎所有货币都有其锚定物,比如黄金和美元直接挂钩,1 盎司黄金定价为 35 美元。后来财富的增长超出了黄金的储量,于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纯粹信用货币诞生了。

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实验,因为央行们发现自己可以人为逆转经济周期:当经济进入下行轨道,央行们可以降低利率并且超发货币,为病入膏肓的经济续命

这样做显然是在饮鸩止渴,但续命还是要强行续,因为这一招只要美国先用了,其他国家就必须跟着用,虽然人人都知道经济崩掉再来一轮会更健康。但是问题在于,别国崩掉的话我们就能活(收割他们的市场),所以一旦别人开始续命,自己就要被逼着一起续命。

对于个体来讲,这就是灾难性的,因为你发现你的钱放在银行里实际上是在贬值的,二十年前 1 块钱就能买到的东西,二十年间涨价了十几倍。

现在是负利率的时代。

供给侧改革

二十年前的家庭买一套房子之后,需要置办的仅仅是一些家具,以及常用的白色家电:电视、冰箱、洗衣机。现在的你是如何让在房子上花钱的呢?

空气质量差?你需要一台新风机。水质不好?你需要一台自来水过滤器。传统门不安全?你需要更高级的指纹锁,再加上视频监控功能。就连窗帘都可以换成带电机的电动窗帘,仅仅是为了做到让你每天早上不用手动拉开窗帘。

这就是供给侧改革,这个东西前几年还有另一个名词叫消费升级,目的就是让本来你已经无法消费的地方继续挖掘出消费空间

被改造的当然不止是你的房子,还有你的一整套消费观。

当你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你愿意为之消费的时候,接下来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信贷扩张

上面例子讲的房子仅仅是消费主义时代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大部分年轻人是买不起房子的,大家都只消费得起日用品和电子产品。

当然大部分年轻人都是很穷的,你没钱了怎么办?那就好说了,商家不怕你没钱,只怕你不买,你没钱我可以借给你啊。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借钱给你买我的东西逐渐成为年轻人的选择。

虽然我的收入没有增加,但是购买力增加了,我可以花呗,可以分期,可以刷信用卡,曾经需要攒钱很久才能买到的东西,只要我想要一就可以马上到手,需求一下子变成了有效需求。

那么好,现在不光是没有储蓄了,我甚至还背债了。绝妙的是,我觉得这是我的自由选择。更妙的是,我还打心底里拥护这一套逻辑。

电子货币

这两年国家在大力推行试点电子货币,实际上电子货币也是为了刺激消费的一种工具,今年各地城市发放的消费券就是其中一种形式。

不想消费怎么办?发放给你 100 元的电子消费券,它有固定的期限,不用就会过期,让你不得不去消费。

反抗

为什么反抗消费主义

在消费主义社会中,底层消费者其实是被收割的韭菜,前面说到央行会通过量化宽松刺激经济,实际上这些增加的财富大部分都流入到了资产持有者手中,而穷人却在负债消费。

那么结果是,只要通货膨胀仍然在持续,打工就永远比不上投资(在美国是炒股,在中国则是炒房)。

时代的浪潮对于个人来讲就是海啸,在消费主义社会下,普通人的一切保障都被兑换成了刺激经济的一砖一瓦。最终,无论是泡沫破裂的大风波还是疾病灾祸的小风波,都变成了压死一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你我皆成为了消费主义的牺牲品。

反抗消费主义的第一步,就是认清消费主义的本质。

消费主义的本质

消费主义当然不满足于仅影响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它还试图通过文化去塑造消费观念。

就像钻石一样,当商品跟爱情之类的意义强行挂钩以后,商品已经成为了一个度量衡,我不光要购买商品论证我的阶层,以及和身边人同步不是异类,甚至还得购买商品论证我的真心。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当一个阶层的一部分人进行消费升级,那么身处这个阶层中的人就会进行消费升级并且达到他能做到的极限,只为了生存。

你首先会发现不买吃亏(负利率),其次会发现不买难受(商品真的很好),最后发现不买不行(你需要匹配自己的阶层)。消费主义把商品和阶级、成功、品味联系起来画上等号,这样就会不断有人去追逐,从而使人忽略产品的使用价值,这就是消费主义的本质。

反抗消费主义的第一步,就是开源节流,把消费升级留给富人,其次你需要购买保障性的资产,总之你需要从规划你的财产做起。

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反抗者

市场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你的“钱”,它不仅指你的现金,也指你的时间,你的智力,你的劳动力等等你能付出的一切,也只有如此你才能称得上一名合格的工具人。

所以你需要一个敏锐的头脑,聪明的中产阶层已经意识到消费文化已经把他们拉入深渊,意识到职业规划和企业文化都是虚妄的幻象,不止是如此,你应该自己从生活中多发现类似的事情,它们一切都在按市场的逻辑去骗你,你就一切按照市场的逻辑去逆向思考就好。

其次你应该保持学习,学习未必需要去报培训班和考证书,除非你的职业需要那一张证。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世界,你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知识,只要你想,保持你的学习和思考,这足以跟的上这个世界。

最后你应当整理好你的钱包,消费主义并非伤害不到你,只是你没钱去消费罢了。不要一味相信会花钱才能赚钱的鬼话,在花钱之前好好想想投入回报比,那个工具真的能节省你的人力吗?

养成定存定投的习惯有助于资本增值,只有保证清醒的头脑和不断的学习并开始积蓄,并且利率高过 CPI,才能算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当资本的规则将人们洗脑,人类就会变成“单面人”,只能接受,不能思考。漏网之鱼的任务就是,首先保全自己,并且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身边的人。

仅仅是变回独立思考的人也只是第一步,对消费主义和资本规则的反抗都必须落实在具体的个人经济措施上。

理财

首先要引出理财的基本原则“3331”。盈余的 1 成拿来购买保障性产品,比如保险。3 成拿来当做现金流,3 成作为保本理财,3 成作为风险投资。

保障

在谈及一切理财之前,先要确立保障。因病因灾因退休致贫算是可以一下子把人打进地狱的情况。如果不考虑保障,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

  • 社保

首先要确立的就是社保,社保是中国最有福利国家气质的一个制度。

虽然社保不能回本,并且将人自己的财富支配权压缩,但它也有自己的好处,比如养老保险是唯一跟着通货膨胀走的产品。其他商业的养老年金都是约定利率,而约定利率是永远跑不过纸币通胀的。

商保是衣服,社保是底裤。

社保中最重要的是两个: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前者保证了我们能老有所依,后者更像是一个医疗福利大放送。

但社保并不是全部,社保没有意外保险,疾病方面的保障额度也不高,大多数重症需要的药物,社保也并不报销。所以需要补充保险。

  • 互助保险

大部分商业保险是非常坑人的,它本质上是一种对赌协议,虽然从个体来讲有可能你刚买了保险就出了需要用上的意外,但是就群体来讲,保险公司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不然他们雇精算师干什么。

这时候互助保险就登场了,它其实是保险最原始的模式,无数参保者在一起,每人拿出来一点钱,群体里有人出了风险就用这个钱赔付,它直接把保险公司从中筛掉了,没人从中获利。

这种模式实际上非常适合互联网,连集体雇佣基本的维护人员的费用都被大大压缩了。无论如何,它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形式--反正一个月才不到 5 块钱,亏起码是亏不到的。

  • 商业保险

但互助保险也不是全部,一方面互助保险的保额不高,另一方面如前文提到的,它的保障范围太小了。

作为一个可能负担起一个家庭的成年人,至少还需要意外险+医疗险两个保险。

医疗险会覆盖互助保险外的其他疾病,意外险则覆盖了意外伤残、意外身故、意外医疗等突发情况。

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也很重要,最大的悲剧是不存钱,其次是有钱但是钱取不出来,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

流动性方面,如果放在银行和余额宝类产品里,享受的就是负利率待遇。这时可以考虑去银行存短期定期或者购买国债,如果不用钱的话,利率就比余额宝类产品高一些,用钱的话提取速度也很迅速,而且损失的也仅仅是预期的利息。

储蓄

如果有什么是全世界无政府主义者联合起来的事情,那么肯定不是比特币,而是黄金。正是出于对央行和纸币的不信任,黄金才在市场中自动扮演了准货币的角色,变成了真正的储蓄。

如果你确定一笔钱仅仅是用来长期投资,以保值为目的,那么显然唯一合适的就是全球人民定价的黄金,曾经的黄金还征收保管费,而现在反而因为纸黄金的流行而产生了租赁费(租赁给使用企业,他们付出租金),真是黄金的好年头了。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黄金每次暴涨都能追逐到它最初的购买力并且不再下跌回原位。黄金滞后的货币属性,显然投资人信任黄金胜过央行。

风险投资

无论趋势如何,进入股票市场的时候,个股的选择依旧是考验人的,所以完全不建议购买任何单支的股票。哪个趋势被看准,直接去投资趋势就好了,如果不相信自己,就去找股指基金,让投行帮你操作。

理财产品

市面推出的一切理财产品都是为了盈利,你看上了理财产品的利息,他们看中的却是你是本金,所以注意风险是理财的第一要务。

  • 保险公司:温柔的剪你羊毛
  • P2P 理财:收割没有银行借贷资格的高风险用户
  • 贵金属操盘公司:你不亏他不赚
  • 银行:正常企业和个人贷款的首选,因为银行的利息是所有渠道中最低的

从以上角度看,并不存在一个既稳妥又收益高的理财产品让你逃避剥削。

房子

房子可能是不多的例外情况,过去三十多年间,房子实际上是被当成理财产品进行投资的,房价涨了很多年了吧?

但到 2020 这个窗口,不管资产泡沫还存在不存在,房价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已经太高了。

国家很可能会通过各种政策限制房价,比如维持现价,依靠通货膨胀慢慢稀释资产价格,同时出台房产税,就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为的是楼市资金进入消费市场。

准确的来讲,国家一定不会让房价再涨了。如果房产回报还是那么高,甚至仅仅是能维持回报,那么就不会有人把钱抽出来消费或者投资。

结构化转型归根结底就是把投资拉动经济改为消费拉动经济,国家层面是非常迫切的希望早日转型消费型社会的。

所以(投资用)房子可能真的碰不得了。

消费主义社会下的其他问题

生育

我们的孩子出生于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的现在,大概率仍然会是贫困的一代。看看现在的网络现状就明白了,10 后的孩子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到无法想像,并且富人的孩子也不会理解普通人孩子的生活。

如果你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大概率不会幸福,并且也不会让我们自己幸福,那么出于慈善原则,你就不应该生育。一如我们同情自己的童年那样同情我们的孩子,这就是你和你同情的人处于同一处境。

日本的现状很适合无产阶级学习。生了孩子苦了自己,孩子还被剥削阶级剥削。那么不要孩子的话,就会出现现在这种重体力活高薪而办公室低薪的情况。没受过教育的无产阶级倾向把生育作为彩票无限多生,但是晚期资本主义下的新穷人则选择根本就不生来抵抗。

那么如果把不生育作为对资本主义的个人抵抗的最核心的一步,显然你做到了和你的孩子处于一条战线下,并且和千千万万个受剥削者处于一条战线下。

女权

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结论是:男人同样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与作为受害者的女人仅有量而无质的区别,男性支持女性解放,就是支持自我解放。支持女性解放,就是支持人类解放。这个解放并不是一个性别以自身的经验和动机为基础而争取权利,而是把性别解放寓于社会本质的斗争之中,从根源上排除掉任何形式的性别沙文主义社会的可能。

如果不了解男权社会作为私有制的阶级社会的性质,那么女权运动反抗的男权社会下的男人也是受害者的这个结论是反直觉的:作为男权社会的”受益者“的男性为什么也是受害者?以中国现状为基础举例的话,中国式婚姻比较合适。

中国式婚姻为什么要求男生有车有房?婚姻作为一个契约关系,是两个不带任何的自然人的结合。而不是一方依附一方或者一方供养一方,所以法律上有婚姻法,而没有嫁娶法。不过虽然法律解释看似公正,但是事实总是受社会“现实”所钳制。结婚要求男方有车有房毫无疑问是对男方,男方家庭的一种巨大的压力和剥削。而事实上女方也未必真的占了便宜——因为作为潜台词的,回报车房等经济待遇的行为,女方要负担起照顾公婆,免费保姆的”责任“,通常在家庭的话语权上也有所降低。也就是说,这样的婚姻事实上构成了一个买卖行为:男方拿金钱向女方家庭和女方自己购买一个永久的佣人和性伴侣。

所以,如果亲密关系是必需的,那么两人的个人反抗,显然需要联结才能办到。个人反抗也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战争了。

房产

我们锁死了外汇的流动,为了避免经济断崖式下跌开始了逆周期。虽然房地产大概率不会涨价,只会阴跌,但房贷依旧处于历史低点……这恐怕是你唯一可以薅羊毛的机会。

设想一下,如果你存钱,100 块一年后变成 80 的购买力,但是你借钱,你能找到最低利息的借钱是多少呢?借了 100,一年后变成 90,甚至仍然是 100。

只要房价不跌,或者跌的不会太狠,胜利者就是你,房贷是你能拥有最优质的资产。

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的意思就是资产性收入覆盖生活成本,先忽略需要怎样的财务状况才能达到财务自由,我们从资产性收入讲起。

你的资产性收入就是别人的劳动收入,也就是说一个人财务自由,就有(更多人)不能财务自由。其次在你追求财务自由的路途中,很可能你会因为错误的投资或创业变得更不自由。

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前文有所涉及的资本主义结构性暴力。

这个社会,高收入岗位是有数的,食利者也是有数的,不然资本主义体系没法运转,没法保持内生的活性,这个大前提之下,总会有绝大多数人是失败者。

财务自由其实是个看似能实现,实则在实现它之前就在内卷路上暴毙的伪概念。

你的收入永远无法覆盖你不断的需求和不断增加的消费成本,所以开源仅仅是让你更心安理得花钱的鸡汤,你真正能控制的是节流。

教育和职业发展

到了 2020 年,最奢侈的投资可能就是“投资”教育,因为当扩招远远高于社会需求的时候,要么岗位工资下降,要么大多数人没法获得自己高学历本该对应的岗位。

还有出国留学,作为梦想是可以理解和支持的,但是为留学花掉的钱,大概率不是你镀金以后提高的收入能赚回来的,还耽误了几年时间,是纯粹的赔本买卖。

类似的还有找工作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工作距离和工作时间而不是收入和“职业规划”,道理很简单,多赚的钱全部因为更贵的房租,更多的夜宵犒劳,更多的医疗支出抵消了,你除了过劳肥一无所得,还变成怨气满满,痛苦不堪的人,变成一万多只够温饱言论的支持者。

为什么不要考虑发展,因为除了少数类似销售这样依靠人脉的岗位,你发展再好,华为 35 也是要裁员你的,你觉得你的经验很重要,但是你的身体确实扛不住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工资已经太高了,一有风吹草动,裁员的往往是收入更高的,而被裁员的你真是到了拿钱换命的年纪,而这时候你往往还有自身膨胀时期的后遗症:各种债务,房贷还好,超前消费的呢?

到了这时候,消费主义足以瞬间,彻底击垮一个人。

参考